2006年,由張藝謀導演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在國內外上映,作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實現“全球同步”上映的電影,自12月21日上映以來,《滿城盡帶黃金甲》引發了美國主流媒體的廣泛報道。
美國影評人和傳媒人普遍用“史詩制作”,“宏大的正劇奇觀”,“視覺上燦爛至極”對《滿城盡帶黃金甲》給予盛贊。
但是國內觀眾對其卻是褒貶不一,有人稱它是中國電影史的又一次飛躍,而另一些人認為它只有場面,沒有內涵。
誠然,《滿城盡帶黃金甲》場面調度中的布景與服裝的確是豪華之作,在拍攝時,就有三千個工人在加班加點的布景,打造張藝謀心目中的核心宮殿。殿前的廣場上鋪滿黃色的菊花,上萬名身著黃金戰甲的士兵在花海中奮勇作戰,與片名遙相呼應。
布景壯闊,服裝更是豪華,周潤發在劇中共有七件戲服,其中就數龍袍和黃金盔甲最有看頭,龍袍由八十名工人用一個月的時間趕制而成,全身皆用金線釘滿了18k金片,重約40公斤,價值約一百二十多萬。由于戲服的價值高昂,劇組還專門定制了一個與人同高的保險柜,專門存放昂貴的戲服。
作為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張藝謀的影像風格一直是恢弘大氣的,《黃土地》的質樸與厚重,《紅高粱》的濃烈與豪放,都深深的震撼著觀眾的心靈。
張藝謀曾說“色彩作為眾多視覺元素之一,是電影藝術中一種不可缺少的表現形式?!?/strong>,張藝謀在《滿城盡帶黃金甲》中對于色彩是一種極致大氣的運用,并借此與影中人物悲慘的命運形成強烈的對比。
影片中共有三處比較大的場景,分別是皇宮宮殿內,宮殿前的廣場,還有皇宮外景。
每一處的場景布置都顯得莊嚴或沉重,五彩斑斕的殿內場景,仿佛充滿著跳躍活潑的氣息;寬闊的殿前廣場,地上鋪滿了黃色的菊花,帝王在登高臺上遠眺,顯得蔚為壯觀;漆黑的冷夜,皇帝派殺手來殺人滅口,烏黑的夜色仿佛成為這場殺戮的保護色。
故事發生在重陽節,這是一個與清明節,中元節,除夕齊名的中國四大傳統祭祖節日,為迎接一路東征西戰的帝王凱旋而歸,皇宮上下都進入了緊急準備的狀態,然而皇帝卻下令讓一切無關人等退下,并取消了這次迎接儀式。
黃色是這部影片中占比最大的色彩,黃色的宮殿彰顯帝王之家的威嚴,鋪滿黃色菊花的殿前廣場顯得格外廣闊,身著黃金鎧甲的戰士奔騰著肅殺之氣。
黃色作為太陽的顏色,能夠讓人感受到強烈的生命能量,黃色是熱情與火熱的象征,但它也是一種矛盾的顏色,它既可以提供線索,也可以進行警示。
《滿城盡帶黃金甲》中布滿了大量鮮明且不透明的黃色,這種顏色令人壓抑,正如帝王的威嚴一般,容易讓人透不過氣。黃色自古以來也是帝王權利的象征,普通百姓沒有權利穿黃色衣物。
在宮殿走廊間,門簾之上閃耀著五彩斑斕的色彩,充滿著歡樂活潑的氣息,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大王設計暗害王后,三王子元成看大王子元祥不備趁機殺害他,逼自己的父皇禪位與他,二王子元杰為自己的母親不再喝毒藥,舉兵造反,與自己的父親徹底決裂,最后自刎于雙親面前。
張藝謀運用五彩斑斕的色彩與身為帝王家的悲慘遭遇形成鮮明的對比,同時還隱喻出帝王家的無情與生活混亂。
維柯說,“一切比喻從前被看作是作家們的巧妙發明,其實都是一切原始詩民所必用的表現方式,原來都有完全本土的特征”
電影中,宮殿內的色彩以黃色為主,其它顏色為輔,構成了一幅五光十色的畫卷,讓人看后不敢生出一絲褻瀆之心。但五光十色的畫卷背后也是五光十色的生活:王后與自己并無血緣關系的大王子之間不清不楚,而大王子與自己同母異父的妹妹又有曖昧關系,這一副倫理畫卷真是讓人看的眼花繚亂。
宮廷關系的混亂更多還是因為欲望在作祟,王后長年獨自一人,不受大王寵愛,于是勾引了大王子元祥。二王子元杰因為對權利的渴望,而被大王送去邊疆磨煉,最終被磨平了心氣,才得以回來,三王子元成是家族中最不起眼的一個人,仿佛是一個透明的存在,由于得不到父王與母后的關懷,最終導致其心理扭曲,謀權篡位。
在電影的結尾處,二王子元杰率一萬將士前來,士兵踏破了地上的菊花,七零八落,這注定了元杰的造反會無功而返,同時也注定了這場權利游戲最終會導致帝王家族的支離破碎的悲慘命運。
影片的開端,“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大王在登高臺上面對自己的王后與皇子吟的一句詩,詩中充滿了大王對家庭團圓的希冀,二王子元杰的回歸使這個家庭變得圓滿。
隨后,大王便向自己的兒子們傳遞了一個重要信息,就是君臣父子,忠孝禮儀,規矩不能亂。但事實是,元杰不忠,元成不孝,元祥置禮法于不顧。
元杰舉兵謀反,元成弒兄篡位,元祥與王后私通,原本和諧美好的家庭瞬間支離破碎。
《滿城盡帶黃金甲》向我們揭露了帝王家表面高貴而背后污濁不堪的生活假象,同時也揭示了關于權利爭奪的殘酷斗爭。
文/阿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