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接到一個案例,來訪者是這樣描述他們吵架的場景的——
女孩子指著男生罵,男生坐在沙發上不說話;
接著女孩子開始砸東西,男生還是坐在那一動不動;
最后這個女孩子癱坐在地上崩潰大哭,男生依然雙眼空洞地看著地板,一言不發;
這種情況不少見,我敢說幾乎每對情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女生歇斯底里,男生沉默不語。
當然,每對情侶的表現形式可能有不同,有的情侶就這么面對面地對抗,有的情侶選擇摔門而出,有的情侶則是在手機上打攻防戰。
每對情侶的性格都不相同,但為什么幾乎每一對情侶都有這樣類似的經歷?
這是因為男女的思維差異,導致了在產生矛盾時變成一攻一守的對立。
1、女孩子在思維方式上更加細膩,更加感性。
她們善于用第六感去捕捉蛛絲馬跡:比如男友手機什么時候改了密碼?男友哪一句話是在敷衍?或者男友是不是心頭有鬼?
這些捕捉的東西,都是臨時的,現場的素材:比如男友的一個眼神,一個語氣,甚至一個肢體動作。
這種捕捉細節,并且放大的能力在心理學上叫做——薄片擷?。═hin-slicing)。
所以每次產生矛盾的時候,女孩子的反應都特別強烈,因為她能夠在短短的幾分鐘里,敏銳地捕捉到男朋友大量地敷衍,不屑以及攻擊性。
2、而男生在思維方式上更加客觀,更加理性。
她們善于用邏輯去推理之前各種經歷,比如女朋友不喜歡什么他說什么?女朋友喜歡什么賠罪方式?女朋友要多久才能解氣?
而要總結出這些結論,則需要他經過大量多次的“實驗”:比如第一次用講道理的方式看有沒有用?第二次用生氣的方式看有沒有用?第三次用沉默的方式看有沒有用?
有的男生發現生氣對抗很好用,所以基本上每次有矛盾都會吵得天昏地暗;而有的男生發現無論用什么方法都沒有用,最終還是得等女孩子把氣撒完了,才可以慢慢哄好,所以索性就“擺爛”了,干脆沉默。
這是一次我的雙向咨詢中,男生對女友說的原話:
“我給你講道理,你說女孩子是用來哄的;我哄你的時候,你又變本加厲,更加生氣;到最后還是等你生完氣了才結束。所以我干脆不說話算了,讓你盡快把氣撒完,才能把這個事情結束?!?/span>
男生習慣性地用理性的思維,把影響女孩子情緒的原因,歸因到了【女孩子自己】身上。
簡單來說,就是男生認為他無論做什么都不會改變女友的情緒,那干脆什么都不做,沉默就完事兒了。
其實,沉默這個辦法并不是完全不可取的。
在關系的初期,在遇到實在沒有辦法溝通的情況時,確實可以通過擱置爭議、單純發泄情緒來加快事件的解決。
但是當男生第一次沉默的時候,女孩子很快發泄完了情緒,事后哄哄就重歸于好了。男生嘗到甜頭之后,自然就會在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的沖突時,繼續沉默。
因為他們知道,這是解決沖突的最快捷方法。
然而女孩子則會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沉默中,變得越來越暴躁。
因為她們可以敏銳地察覺到,男生好像越來越不在乎她在說什么,她在生什么氣。反而就像是例行公事,照搬模板一樣的應付她。
這個時候,女孩子就會一次比一次更加生氣,更加歇斯底里。
而男生面對越來越困難的交流,也變得一次比一次更加沉默。
這就像滾雪球一樣,慢慢地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在心理學上,這是皮格馬利翁效應(Pygmalion Effect)的反向使用。
皮格馬利翁效應指的是,你越是積極地暗示對方,對方就會朝著積極地方向改變。就像是老師暗示學生,他們很聰明。那學生就會認真讀書,最后真的變成一個聰明的優等生。
l 而在這里,女生一次次通過發飆的方式,暗示男生【沒有能力處理彼此的矛盾】,所以男生就會變得畏畏縮縮,不敢再嘗試新的解決方案,只能保持沉默,任由事態發展。
l 同理,男生也一次次通過沉默的方式,暗示女孩子【沒有能力表達自己的需求】,所以女孩子只能通過越來越失控的情緒,來向男生表達自己的不滿,盡管這種歇斯底里的表達方式并不會給彼此帶來任何積極的作用。
就是這樣,男默女淚的惡性循環,兩個人都沒有辦法通過一己之力打破這個環環相扣的牢籠,只能相互撕扯著進入關系破裂的深淵。
要破除循環首先要先知道這個循環形成的關鍵——兩個人的無力感。
但其實,只要有一方,堅持用理性溫和的方式進行溝通,我敢說,三個月內,男默女淚的惡性循環就會被打破。
這一招叫做延遲溝通技術。
想要在下一次吵架的時候,就保持絕對理性的溝通——是不可能的。因為人都有慣性,而且情緒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壓抑下去的。
所以,在前幾次沖突中,女孩子不用苛求自己在吵架的時候,強行壓著自己的情緒去交流;而男生也不用頂著巨大的壓力,去和女孩子講道理。
但是,你們決不能說翻頁就翻頁了,而是要在你們“情緒都好”的時候,再以“非暴力”友善的方式提起上一次吵架的細節。
比如:
“上一次因為XXXX我們吵架(陳述客觀),其實后面想想你說的也是有道理(先肯定對方),但當時我聽了確實還是覺得有點委屈和難受(表達感受),我們能不能以后不吵架了,別讓吵架傷了咱們的感情(提出愿望)”
如果溝通這部分不太會,可以看看由馬歇爾博士寫作的,由我翻譯的《非暴力溝通·兩性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是深刻,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書籍《非暴力溝通兩性篇》譯者,大連市心理協會會員,34歲,已婚已育,愿意和大家分享我自己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