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動物只有一個聲音,但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行走:早上四條腿,中午兩條腿,晚上三條腿?遠在童年時,我們就已經就知道這個斯芬克斯(Sphinx)之謎。我們當然都知道答案,這種動物就是人類。
不過,這樣的答案也許暗含著的我們在童年時所不知的深意,也許,這個答案隱藏著的我們今天的技術、現代性與文明的密碼。因為這個答案假定,人僅僅被賦予語言和手是不足夠的,或不完美的:語言、手,并非人類的本質。在人類這個動物的真正定義中,技術代具(prosthesis),就是在斯芬克斯之謎里是通過第三條蹆來表征的棍杖,必須被包括進來。
將技術納入到人的定義中,這或許是本質上的,你見過一只老貓拄著拐杖嗎?或許我可以通過莫羅(Gustave Moreau)的《俄狄浦斯和斯芬克斯(Oedipus and the Sphinx)》 來解讀一下。關于這幅偉大的浪漫主義畫作所表達的那個背景故事就不用多說了,直接上圖。
“Oedipus and the Sphinx” by Gustave Moreau
先看畫作的左邊,是斯芬克斯,感性地包裹在俄狄浦斯身上。它是一種混合的動物,有著獅子的身體和人的臉。試想一下,如果畫里斯芬克斯保持著是獅子臉,那將完全是另一回事了,甚至是很好笑。如果人沒有手,那么他的臉就會像四肢動物(如獅子)那樣,將有一種拉長的形狀,嘴唇也不太適合說話,而是適合攝食,厚大有力的舌頭適合于揉捏食物。而四肢動物的臉因為不需要說話,整個頭需要履行類似人手和人的技術代具的功能。
手釋放嘴、牙齒和舌頭,使其可用于說話。這種進化是人類進化史上驚天動地的大事件。
再回到畫作的右邊,現在讓我們來看看俄狄浦斯。在莫羅的畫中,他不是老人,有著金色的、長長的、波浪的頭發,但他有一根棍杖,這是一根紅色的長杖。在從古希臘到今天有關俄狄浦斯的畫作中,他總有一根棍杖。也許有人說,這是因為俄狄浦斯剛出生被釘上雙腳遺棄,腳受傷了需要他一直拄著拐杖。
但如果我們把俄狄浦斯視做一個擊敗斯芬克斯,將人類從舊的宗教習俗解放出來的偉大英雄,原因很簡單:只有那些自擔風險選擇了直立姿勢的人,才真正需要一根棍杖。由于直立的姿勢已經喚起了夢想,人類需要完全讓他們自己完全不同于以前,所以人類最終不僅使用棍杖,而且使用無數的技術裝置?。因此,人類是其定義必然涉及技術裝置的唯一動物類別。
我會在這個視角上寫一些純學術文字。